百年时代印记:DAAD坚定传承交流精神——记2025年DAAD中国庆百年系列校友活动

德国驻华大使馆代办、公使葛若海博士为此次校友招待会暨庆祝DAAD成立一百年周年纪念活动致辞。DAAD驻中国代表处主任欧阳乐先生以及德国大使馆文化处副主任Lena Link女士分别为活动致开幕词。

德国驻华大使馆代办、公使葛若海博士© DAAD

德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副主任Lena Link女士© DAAD

DAAD中国主任 欧阳乐先生© DAAD
欧阳乐先生在致辞中回顾了一百年前,即DAAD成立初时全球发生的其它重大历史事件,并指出,DAAD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通过交流实现改变”的初衷在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依然至关重要——DAAD自成立至今累计帮助 300 万人实现了他们的国际学习、研究、教学访问或其它学术计划。历经历史的风雨,DAAD在学术领域稳定扮演其“筑桥人”的角色。
留德校友陈娟女士、DAAD“在中国学习语言与实践”项目(29届)学员Laurenz Dschinger先生和DAAD校友孙晓雪女士分别向与会嘉宾分享了自己与DAAD的故事以及在中德学术、文化交流实践过程中的心得。多元的角度,互通的感悟——交流促进思考,交流通往进步,交流实现共赢。如涓滴汇流,无数校友的个人经历结合在一起,组成了DAAD核心理念“通过交流实现改变”的具体实践路径。

向与会人员分享中德学术交流个人经历的陈娟女士、Laurenz Dschinger先生和孙晓雪女士(从左至右)© DAAD
百年时光,数代传承。除了“多元化”,“传承”也是本年度DAAD中国庆百年系列校友活动的关键词。
北京的校友招待会才过去不久,6月6日,在DAAD知名校友宋新宇博士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得以在其位于成都的“老板学堂”(Boss School)内,再次欢庆DAAD的百年诞辰。即使是在距北京数千公里之遥的美景中,DAAD的核心理念也因此得以践行——我们为DAAD历代校友们以及各界友人(如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德国国外学校教育司/ZfA、歌德学院等)搭建了平台,促进打破代际隔阂的对话交流。
与会的川渝两地校友分别于不同年代前往德国求学,感受过不同历史时期德国的学术文化以及不同氛围的中德学术交流。在他们眼中,DAAD百年传承的”促进交流”精神历久弥新,始终生机盎然。

2025DAAD校友活动(老板学堂,成都市)© DAAD
如同在德国驻华大使官邸度过的那个美好的晚上——花香萦绕间,校友们享受旧友重聚、新友相识的喜悦。觥筹交错,欢声笑语——席间谈论的是当年与现在,曾经和未来,有情怀,也有展望。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历经一个世纪,DAAD始终保有1925年成立时的初心,身怀风雨考验后的坚韧,坚定如一地践行其理念。正如校友们在对DAAD的生日祝福中期待的那样,未来,DAAD中国将继续承担促进中德学术交流的“筑桥”责任,携手在华留德校友,一起走向第二个辉煌的100年。

© DA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