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halt

中国 - 科技超级大国?

© The Economist

“知识就是力量” ,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都秉持这一信念。早在2006年,中国政府就提出了一个宏大的目标,即在本世纪中叶成为科技超级大国。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不断加大努力。这些努力显然取得了显著成效,甚至促使《经济学人》杂志为此专门制作了封面和专题报道。

如今,中国早已不再落后于欧洲、日本和美国。不仅如此,中国在许多学术领域非但已经迎头赶上,甚至占据主导地位,例如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和数学等领域。《经济学人》这幅图表所展示的高影响力出版物的分布情况,再次让人们看到中国的领先地位。

© The Economist

特别是在应用科学领域,中国处于领先地位,而在基础研究方面,中国也在稳步提升。在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中国政府宣布了基础研究预算将增加13%的计划。

根据《经济学人》的分析,这一切都归因于三个关键因素:资金、人才和技术设备。首先,中国在研究与开发(Research&Development)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2021年的数据显示,尽管中国的R&D总支出仍落后于美国(6680亿美元对比8060亿美元,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但在大学和国家级R&D领域的支出已超过美国。资金主要流向了人工智能、半导体、基因学和量子技术等战略性研究重点领域。其次,自2000年代末以来,越来越多在海外工作的中国科学家回到祖国。除了有吸引力因素,例如提供津贴并支持优秀科学家建立自己实验室的项目之外,还有推动因素。第三,据一位前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表示,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拥有的技术设备“比美国的设备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和全面”,并且这些设备每年都在不断升级。中国最近完成的无人月球背面探测任务,清楚地展示了该国的高科技水平。

《经济学人》的报道相对客观,例如提到顶尖高校依赖于基础薄弱的中等大学,以及在出版行业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等问题。然而,整体基调仍然反映出中国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已超越美国的事实。

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讲师杰弗里·丁(Jeffrey Ding)持不同观点。在他的文章《科技力量的传播赤字:重新评估中国的崛起》中,他区分了“创新”(即带来技术领先的突破性新成果)和“传播”(这些创新的实际扩散与应用)。他强调,中国虽然在创新能力上已赶上美国,但在这些创新的传播能力上仍然落后。他指出,中国存在“传播赤字”。

© Jeffrey Ding

因此,杰弗里认为,“大多数对中国研究与开发能力的评估高估了中国将技术突破转化为国家生产力提升的能力,因为这些评估更侧重于创新能力的指标。”为了进行更协调的评估,他建议 “除了华为这样的跨国公司、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和抢眼的研发统计数据之外,还要关注微不足道的传播努力。这种视角将另一类主体带入了聚光灯下:鲜少出现在英文报道中的小型企业、四线城市以及技术转移机制”。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中国是“绕不过去的”。这愈发减少了学术合作。《经济学人》也认为,这些合作对双方都有益处。然而,由于对国家安全的担忧,美国和欧洲近来在逐步终止或减少这些合作。健康的国家安全观不应对中国学生和研究人员一概而论。此外,这对西方高校是灾难性的,因为中国研究人员往往是许多研究所的中坚力量。《经济学人》还指出,西方研究人员很少在中国工作或学习,这使他们没有机会像中国科学家在西方国家那样,向他们的中国同行学习。

归根结底,双方应找到一条既能包含必要限制、又能尽可能促进合作的道路。

德国高校推广

Pave the way for your STEM studies with the HTW Foundation Courses

… by mastering the German language skills that are crucial for excelling i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studies in Germany.

更多
1/1

显示联系和其他信息